台湾av
城乡规划系教师申格撰写的论文《基于EcoCrop模型的南方典型作物种植空间适宜性动态模拟和评价研究》被《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录用并发表。

论文题目:基于EcoCrop模型的南方典型作物种植空间适宜性动态模拟和评价研究
期 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摘 要 : [目的] 粮食安全背景下,科学掌握作物空间分布对耕地资源科学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科学价值,针对多熟制种植体系下多作物的种植适宜性动态模拟和评价研究不足。[方法]基于EcoCrop模型,以水稻、春玉米、芝麻、冬油菜、紫云英等为研究对象,建立模型参数本地化调整方法框架,利用maxSSS(Maximizing the sum of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方法确定不同作物特定的适宜性可行性阈值(即低于该阈值,该作物不适宜种植),实现鄱阳湖平原地区典型作物的种植适宜性动态模拟和评价。[结果] (1)利用本研究模型参数本地化方法确定的模型参数调整结果表现出了一定的鲁棒性,仅有1%~14%的区域在参数阈值调整前后模拟结果发生变化,且模型空间模拟结果与实际作物分布数据间表现出了较好的一致性。(2)不同作物间的种植适宜性特定可行性阈值存在差异性,水稻、芝麻、春玉米、冬油菜、紫云英的特定可行性阈值分别为0.93、0.98、0.47、0.45、0.55。(3)研究作物均具有多样性的种植窗口,且同一作物在不同种植窗口下的空间分布上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结论] 本研究开展了多作物在不同种植窗口下的种植适宜性模拟和特定性评价,对开展作物适宜性模拟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可为种植制度设计、种植结构优化调整及粮食安全保障提供技术支持和路径选择。
申格博士简介
台湾av-免费台湾av
讲师,中共党员,博士。中国农学会农业信息分会委员,中国作物学会智慧农业分会会员。主要从事农业遥感监测、耕地质量评价、土地系统可持续等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国统计科学研究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省部级及以上项目5项,政府和企业委托项目多项;骨干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项目多项。在《Resources, 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Agricultural Systems》、《中国土地科学》、《自然资源学报》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Agricultural System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Landscape Ecology》等期刊审稿人,主讲自然地理学等课程。